同样扎根北京,同样背靠国企,北京与北控两支 CBA 球队,近两个赛季的人员运作却着“天壤之别” ,北京男篮步步为营冲击总冠军,北控则在 “不差钱” 的背景下,屡屡把钱花在 “刀刃外”。
北京男篮的崛起,堪称 CBA “精准补强” 的教科书。去年休赛期,他们一眼锁定球队短板:内线缺支柱、后卫线缺攻坚力。于是果断出手,将周琦、陈盈骏两大王牌收入囊中,前者撑起内线防守体系,后者盘活进攻;今年又趁热打铁拿下赵睿,让后卫线实力直接跻身联盟顶尖。
更关键的是,他们请来老帅许利民出山,这位熟悉中国篮球、擅长捏合团队的名帅,直接把此前徘徊在季后赛门槛的北京队,一路带到总决赛舞台。如今的北京队,从核心球员到教练团队,每一环都紧扣 “冲冠” 目标。
反观北控男篮,则有点 “有钱不会花”。论资金实力,北控从不输人,但运作思路却始终混乱。内线本已有邹宇宸、陈国豪等可用之人,却偏要重金从深圳引进沈梓捷 + 萨林杰的组合,结果上赛季球队化学反应一团糟,只能草草放弃萨林杰,巨额投入打了水漂。锋线位置更显尴尬,从天津引进的孟子凯、金鑫,实力顶多算联盟中游,遇上高强度 “高端局” 便屡屡掉链子,根本无法为球队提供有效支撑。
教练选择上更是反复摇摆,先是接手北京队放弃的闵鹿蕾,上赛季效果不佳后,休赛期又匆忙从天津挖来张庆鹏,频繁更换教练,让球队战术体系始终无法稳定,球员也难以形成默契。这个赛季至今他们也没啥大动作,唯一消息就是疑似从同曦搞来王岚嵚,在本来有廖三宁这一个持球点的基础上,王岚嵚对他们来说又有多大的意义?
同样的同城土壤,同样的国企后盾,为何差距如此悬殊?核心在于 “规划” 二字。北京队每一笔运作都围绕明确的 “冲冠” 目标,补短板、强核心、定体系,环环相扣;而北控队既没有清晰的建队方向,也没有对球员实力、团队适配性的精准判断,盲目囤积球员、频繁更换教练,看似动作不断,实则离强队目标越来越远。
CBA 赛场从不是 “砸钱就能赢” 的江湖,只有精准的规划、清晰的思路,才能让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实力。下赛季,当北京队向着总冠军发起冲击时,北控或许该好好反思:钱要怎么花,才能真正摆脱 “迷茫”?
发表评论